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如何看懂一份胃镜病理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25 15:12浏览次数:28次字体大小:
分享到:

现在做胃镜的人越来越多,当拿到胃镜病理报告时,大家会看到各种难懂的专业术语,如萎缩、肠化、活动性、异型增生、HP……

 

接下来,教大家如何看胃镜病理报告——

胃镜病理报告由两部分构成:基本信息(包括病理号、姓名、性别、年龄等)、病理诊断(镜下图片和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

1.炎症程度:主要根据镜下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多少判断。在报告中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大多数患者为轻度(+),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浆细胞

 

2.活动性:主要根据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在报告中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四级。活动性常常提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中性粒细胞

 

3.萎缩:萎缩指胃固有腺体减少,分为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胃的固有腺体的功能是分泌胃酸、胃液,当萎缩时分泌减少,会出现胃胀、食欲不佳等症状。萎缩程度常体现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四级。在临床实践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萎缩

 

4.肠化:肠化即正常胃黏膜腺上皮被肠上皮细胞替代。但一些因素导致胃黏膜上皮的损伤后,上皮细胞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长成了肠黏膜的细胞。有可能增加癌变的风险。在病理报告中常按照累及腺体的范围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四个级别。

 

肠化

 

5.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能够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会导致胃溃疡、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如果病理报告中提示“Hp(+)”表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来表示HP的感染程度。

 

hp

 

 

疾病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胃镜病理报告是评估胃部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大家在拿到病理报告后都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或随访。定期复查胃镜,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预防进展为更严重的病变。

供稿 徐晨阳              

审稿 凤旭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