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敲黑板!近视逐渐低龄化,我们应该如何防控

发布时间:2024-06-17 12:28浏览次数:994次字体大小:
分享到:

关爱青少年眼健康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大事。目前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攀升,且越来越低龄化。近视眼是危害我国学生健康最突出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我们在孩子低龄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才可以预防、控制近视眼的产生和发展呢?

近视眼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怎么造成的,知道了才能更有效、更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

近视眼(myopia)也称短视眼。眼在放松调节时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使远距离目标不能清晰在视网膜上成像,造成看远方模糊的现象。

近视眼的发生:与晶状体屈光度和眼轴的长度有关。如果晶状体的屈光度过大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新生儿出生时眼轴比较短,只有17左右,大约有+3D的生理远视。3岁时眼轴长到约22,有+2D的生理性远视。6岁时眼轴约22.5,有+1.50D的生理性远视。

新生儿的角膜和晶状体比较陡圆,即屈光度比较高,然后慢慢变平。角膜和晶状体的变平刚好可以抵消补偿眼轴的生长,眼球的正视状态有赖于这几个屈光因素此消彼长的相匹配。如果眼轴长得过快,超过角膜和晶状体曲率降低的度数,就出现了近视。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近视眼的发病因素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体质因素。

遗传因素:近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高度近视的遗传性比一般近视的倾向明显。有遗传因素者,近视发病率较早,常在进入青春期以前就开始近视了,且多在6个屈光度(-600度)以上。这种高度近视在医学上叫病理性近视。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都为高度近视,子代100%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但也有显现不全的表现。一般近视属于多因子遗传,既服从遗传规律又有环境因素的参与。

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调节学说:睫状肌是位于眼睛内部呈圆环状的平滑肌,作用是改变晶体的形状,以向近或远距离的东西对焦。当我们要把远距离的东西对焦时,睫状肌便会自然放松,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薄。若是看近处,睫状肌就会收缩,晶体变厚。


看远物时,睫状肌放松,悬韧带收紧,晶状体变薄,屈光度数下降。远距离物体经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

看近物时,睫状肌痉挛,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厚 ,屈光度数增加,近距离物体经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屈光度过大的原因:

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造成睫状肌的调节功能下降,晶状体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导致近视的发生。

导致眼轴过长的原因:

青少年时期,眼球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眼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书写等近距离工作时,不仅需要眼的调节作用的发挥,双眼球还要内聚,这样眼外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久而久之,眼球的前后轴就可能变长。每增长1毫米就达-3.00屈光度(也就是普通说的300度)。

2、环境适应学说: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生长发育过程中,诸如照明光线、阅读姿势、对比度、字小模糊、距离太近和阅读时间长等外部因素都能影响近视眼的发生率。近视就是眼球的过度长大、过度发育。

保护视力,从预防开始

1、多参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机制在于户外的高照明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抑制眼轴的生长,最好能保持一天中有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2、端正用眼姿势(三个一)

写字、看书时姿势要端正,建议做到手离笔尖1寸,眼离书本1尺,身体离书桌一拳距离,避免趴着、躺着看。

3、改善用眼环境

在用眼时应当注意光线充足,不宜过于耀眼或过于昏暗。

4、注意眼部卫生

5、适当休息

近视与近距离工作时间过长密切相关,所以要注意近距离用眼时间。建议持续40分钟就要让眼睛休息5-10分钟,比如闭目休息和远眺。

6、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尤其是对于小于12岁人群,建议单次使用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

7、做眼保健操

8、调整饮食

9、预防眼睛外伤

外出时不直视太阳,可以戴墨镜、遮阳帽,减少紫外线、风沙对眼睛的刺激。

10、定期检测视力

定期检查视力也是预防视力下降的关键,及早发现/及早干预,通常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3岁开始到医院为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包括角膜曲率、眼轴、扩瞳与小瞳验光结果、眼压、身高等,请专业眼视光医生为您分析评估孩子眼睛的各种参数,制定科学干预方案。

近视眼的治疗

1、框架眼镜,一直是矫治近视性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目前树脂镜片得到良好的普及。

2、低浓度阿托品:研究发现,0.01%阿托品滴眼液缓解近视有效,且副作用更小,建议在儿童近视发育快的时期应用。点低浓度阿托品的同时配合调节训练,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角膜矫形镜(俗称OK镜)是通过机械性压迫或按摩角膜,使其中央曲率半径变大,降低角膜的屈光力,提高远方视力。严格遵照医嘱,可以矫治非先天性轴性近视患者,但作用是有限的、可逆的,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近视,需坚持长期戴镜,但对有适应症的近视人群是个很好的选择,尤其对青少年可能有阻止近视进展的作用。

4、离焦眼镜。

5、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

文稿 眼科吴琛

审核 朱乐青